2025 年 4 月 25 日,上海 ——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,保时捷宣布其中国研发中心完成战略性升级,标志着品牌本土化创新进入全新阶段。作为保时捷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,全新整合的研发体系将以 “中国速度” 驱动智能科技研发,首个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信息娱乐解决方案将于 2026 年正式落地。
万平米创新基地下半年启用 构建 “三位一体” 研发体系
位于上海虹桥枢纽核心区(嘉定)的全新研发中心占地超 10,000 平方米,规划建设专业实验室、人机交互(HMI)开发空间及开放式协作办公区,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投入使用,初期可容纳 300 余名工程师。该中心创新性整合保时捷研发中国、保时捷数字科技中国、保时捷工程中国三大实体,并首次纳入本土采购与质量保障职能,形成 “研发 - 采购 - 质控” 全链路本土化体系,实现从需求洞察到产品落地的高效闭环。
同步设立的北京分支机构将聚焦区域协同,进一步强化全国研发资源联动,构建以上海为核心、辐射华北的双枢纽研发布局,精准响应中国市场多元化需求。
聚焦 “软硬一体” 核心赛道 定义智能驾驶新范式
新研发中心将重点攻关两大本土化创新领域:深度适配中国用户习惯的信息娱乐系统,以及符合本土交通场景的驾驶辅助解决方案。通过引入敏捷开发模式,在坚守保时捷工程品质的前提下,研发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 30%,实现 “中国需求、中国定义、中国验证” 的快速响应机制。
“我们不仅要将全球领先技术带入中国,更要让技术‘听懂’中国用户的声音。” 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副总裁李楠表示,“新研发中心将成为‘保时捷基因’与‘中国智慧’的融合载体,在智能座舱交互、场景化辅助驾驶等领域打造差异化体验,让每一次驾驶都成为科技与情感的共鸣。”
开启 “在中国 为中国” 2.0 时代
作为本土化战略的里程碑,此次研发体系升级是保时捷继 2018 年设立研发分支后的又一重大投入。数据显示,过去五年品牌在华研发团队规模扩大 4 倍,本土合作项目占比提升至 60%。随着新中心启用,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升,预计 2026 年落地的首款信息娱乐系统将集成微信生态、高精度地图等本土功能,实现车载交互体验的跨越式升级。
凭借 “技术创新 + 本土洞察” 双轮驱动,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正从技术执行者转型为价值共创者,为全球豪华品牌本土化树立新标杆。此次战略布局不仅夯实了品牌在智能电动时代的竞争力,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—— 让 “保时捷式驾驶乐趣” 在本土化创新中持续进化,与中国用户共同定义未来出行。